此次大会由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指导,江苏省中医药学会、江苏省运动健康促进会主办,南京市中医院(南京市体育医院)、南京体育学院联合承办,,旨在促进全国各地区体卫融合平台建设,加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此次大会邀请到了来自全国各地体育、医疗及体卫融合领域的众多领导、专家及业内人士出席,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朱立国,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教授、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常务理事祝莉,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运动健康中心主任厉彦虎、四川省医学会会长沈骥,复旦大学运动研究所所长、华山医院教授陈世益,东南大学国际老龄化研究中心主任张肖敏,江苏省运动健康促进会副会长郝跃峰、秘书长何祺祺,日本国立长崎大学医学部干细胞生物学系系主任李桃生等。
分论坛1以“体卫融合探索与实践”为主题,丁建平所长与李桃生主任分别以“医体结合评估踝关节不稳”与“机械信号对干细胞和器官损伤修复的影响”为题进行主旨报告,交流自身对于体卫融合领域的理解与探索。
刘奇志书记围绕“南京市体育医院建设经验分享”进行主旨报告,展示医院体卫融合工作成果,南京市中医院(南京市体育医院)打造“体育+健康管理”“体育+康复”“运动医学+体育”“中医+体育”四融合“多专业一体化”特色服务模式,引入宽乐健康自研体卫融合运动促进健康系统,至今共开展体适能检测10792人次,开具运动处方7683个,为广大市民提供运动促进健康服务。
迈皋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院长魏丽君以“体卫融合建设分享”为题,介绍迈皋桥社区医院开展体卫融合运动促进健康工作经验,中心打造“两融、三合、四新”基层体卫融合模式,配备宽乐健康运动测评设备及信息化系统,开展基层慢病运动干预,目前运动促进健康站共服务16119人次,干预7523人次,降压降糖、减药停药、减重降脂效果非常明显,持续盈利。
南京市体育训练中心主任戎爱群围绕“体卫融合背景下运动促进健康数据体系的建立和应用”,介绍联合宽乐健康打造的溧水区体卫融合数字化平台,指出在体卫融合技术创新、产业高质量发展、服务提质的进程中,数智化是中坚力量,运动促进健康数据体系是新质生产力。
张肖任以“体医养融合发展的路径探索”为题,介绍南京江北新区普斯康健养老服务中心的实践。中心引进宽乐健康运动促进健康系统,以运动处方为主线,建成运动干预大数据平台和运动处方库,为体医养服务机构管理人员提供智能化工具,帮助老年人通过科学运动这一方式延缓衰老、防治慢病、提高生活品质,逐步提升老年人群健康水平,助力健康老龄化。
分论坛2以“运动处方精准化研究与人才教育培训”为主题。郝跃峰副会长与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人体科学学院运动生物化学教研室主任邱俊强分别围绕“运动处方要素的临床解析”与“中国人群身体活动能量消耗参考值的制定及其意义”分享对于体卫融合及运动处方的研究与探索。
南京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校长张宁新以“体卫融合 综合施策 护佑健康—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为题,打造医养融合、医工融合、医卫融合的医卫职业教育人才教育培训模式,引进宽乐健康智能运动健康管理一体机,由康复学院师生服务附近居民,为其提供运动促进健康服务,做好运动健康的宣教工作。
南京体育学院运动健康学院副院长赵彦带来题为“体卫融合:糖尿病干预的理论与实践”的主旨报告,分享在基层社区医院的控糖治疗模式,介绍迈皋桥社区医院运动控糖站运营模式,运用宽乐健康运动促进健康管理系统智能采集受试者检验测试评估、运动干预数据,数据直接导出,提高学生科研工作效率。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医学与康复学院教授王艳围绕“运动处方精准化制定的常用技术及应用”,介绍精准化运动处方制定的常用技术,目前市面上已经有相关老年功能性体适能检测设备,如宽乐健康智能肌少症测评一体机,从多重维度综合评价老人肌肉状况、诊断老年人肌少症,为老年肌少症诊断、老年人跌倒风险预防等提供有力的工具手段。
本次大会圆满落下帷幕,展现体卫融合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和实践探索经验,为体卫融合工作如何深入展开提供指引与方向。宽乐健康将继续响应国家号召,与南京市中医院(南京市体育医院)等医疗机构、南京体育学院等科研院校及体育、卫生有关部门合作,探索体卫融合落地新道路,为推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建设体育强国、健康中国贡献力量。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