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慢阻肺”,许多人知之甚少,其全称是“缓慢阻塞性肺疾病”,一种遍及的缓慢气道疾病,已被列为健康我国2030行动计划中的要点防治目标。11月20日是第23个国际慢阻肺日,哪些集体易患病?怎么更早发现慢阻肺?记者昨日就此采访了福州市中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吴敏杰。
据介绍,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可防备和医治的缓慢气道疾病,主要特征是继续存在的气流受限,一起伴随着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呼吸系统症状。国家卫生健康委数据显现,我国40岁及以上居民慢阻肺患病率高达13.6%,患病知晓率却仅为0.9%,肺功用查看率也仅有4.5%。
慢阻肺的高危人群有哪些?据介绍,35岁及以上人群若有以下状况之一,需分外警觉:吸烟以及长时间暴露在二手烟环境中的人群;儿童期重复产生呼吸系统感染人群;常触摸粉尘和有害化学气体人群;常暴露在生物燃料、厨房油烟、空气对环境形成污染中的人群。
吴敏杰主张,40岁及以上人群或缓慢呼吸系统疾病高危人群,每年进行1次肺功用查看。(福州日报记者林文婧通讯员陈文艺)
为保证最佳阅读作用,主张您运用以下阅读器版别:IE阅读器9.0版别及以上; Google Chrome阅读器 63版别及以上; 360阅读器9.1版别及以上,且IE内核9.0及以上。